服务热线
zhikang161218
医保谈判失败?他泽司他为何仍难进医保?
引言:患者的无奈
“医生推荐用他泽司他,但一个月好几万,我们普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。”
——这是一位淋巴瘤患者的真实心声。
老挝卢修斯他泽司他(Tazemetostat)
他泽司他(Tazemetostat)作为全球首个 EZH2抑制剂,在治疗某些 上皮样肉瘤和滤泡性淋巴瘤 方面展现出显著疗效,被誉为“精准抗癌新希望”。然而,这款药在国内 多次医保谈判失败,价格居高不下,让许多患者陷入 “有效但用不起” 的困境。
为什么它迟迟未能进入医保?是药企不肯降价,还是医保基金压力太大?今天,我们深入剖析背后的原因。
一、他泽司他:为何被称为“救命药”?
他泽司他由美国 Epizyme公司(现已被 益普生Ipsen收购)研发,2020年获FDA批准上市,主要用于:
✅ 上皮样肉瘤(罕见但恶性程度高的肿瘤)
✅ 复发/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(携带EZH2突变)
优势:
精准靶向,副作用比化疗小
部分患者肿瘤显著缩小,甚至长期控制
填补了某些罕见癌种的用药空白
然而,它的 价格极其昂贵:
国内售价:约 4-6万元/盒(根据规格不同)
月治疗费用:通常需 2-3盒,即 8-18万/月
年费用:轻松突破 百万,普通家庭难以承受
老挝大熊他泽司他(Tazemetostat)
二、医保谈判为何屡屡失败?
他泽司他在 2021年、2022年、2023年 多次参与国家医保谈判,但均未成功。核心原因可能包括:
1. 天价药 vs. 医保基金“吃不消”
医保基金需要覆盖 14亿人,必须精打细算。
他泽司他 适应症较窄(主要针对罕见肿瘤),但价格极高,如果纳入医保,可能占用大量资金,影响其他更广泛疾病的报销。
2. 药企降价幅度未达医保局预期
医保谈判的核心是 “以量换价”,但药企可能认为:
中国市场患者数量有限(罕见病),即使降价,销量增长未必能弥补利润损失。
全球定价体系制约,如果中国降价太多,可能影响其他国家的定价策略。
3. 替代方案的存在
对于淋巴瘤,现有化疗、PD-1抑制剂等方案已进入医保,价格更低。
他泽司他虽精准,但并非 “无可替代”,医保局可能更倾向于优先纳入 覆盖人群更广 的药物。
三、患者的出路在哪里?
1. 慈善赠药/患者援助计划
部分药企会提供 “买X赠X” 的援助项目,可咨询主治医生或药企官方渠道。
2. 临床试验
国内一些医院正在开展 他泽司他相关临床试验,符合条件的患者可免费用药。
3. 商业保险(如惠民保、高端医疗险)
部分城市 “惠民保” 可报销部分特药费用,投保前需确认是否包含他泽司他。
4. 等待未来医保谈判或仿制药上市
2024年医保谈判 是否会纳入他泽司他?仍需观望。
国内已有药企布局 EZH2抑制剂仿制药,未来价格可能下降。
四、争议:天价药困境如何破解?
他泽司他的医保困局,折射出 抗癌药可及性 的深层次问题:
药企 需要盈利支撑研发,但 患者 急需救命药。
医保基金 要平衡公平与可持续性,难以覆盖所有高价药。
可能的解决方案:
🔹 建立罕见病专项基金(类似地方“浙江模式”)
🔹 推动商业保险+医保互补(如上海“沪惠保”涵盖部分特药)
🔹 鼓励本土创新药研发,打破进口药垄断
日本进口原研他泽司他(Tazemetostat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