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
zhikang161218
佩米替尼/培米替尼、厄达替尼、英菲格拉替尼、福巴替尼等4款FGFR突变靶向药已上市!医保报销吗?
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(FGF)家族至少有28个不同的成员,主要分布于上皮或内皮细胞。其融合和表达失调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,目前已报道在10余种恶性肿瘤中发现FGFR基因变异,包括胆管癌、尿路上皮癌(20%)、乳腺癌、肺癌、肝癌等多种实体瘤。
已上市的FGFR靶向药
1、厄达替尼(Balversa)
强生公司旗下杨森公司的厄达替尼,是全球首款pan-FGFR抑制剂,于2019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用于治疗携带FGFR2/3突变或融合,在铂类化疗期间或化疗后(包括在新辅助化疗或辅助化疗一年内)出现疾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成人患者(膀胱癌、肾盂癌、输尿管癌等)。
治疗效果:
BLC2001是一项多中心、开放标签、单臂、2期临床试验,旨在评估Erdafitinib(一种F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)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,这些患者的肿瘤具有特定的FGFR改变。
在99名患者中,40%(39/99)的患者对Erdafitinib治疗有反应,其中包括3%的完全反应和37%的部分反应。
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PFS)为5.5个月,中位总生存期(OS)为13.8个月。
在长期随访中(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),客观反应率为40%(95% CI 30-49)
3级或更高级别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在46%的患者中报告,主要通过剂量调整进行管理。
71%的患者出现了3-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,最常见的包括口腔炎(14%)和低钠血症(11%)。
有13%的患者因不良事件停止治疗,但没有治疗相关死亡的报告
中国上市:2023年12月15日,强生厄达替尼(erdafitinib,商品名:Balversa)片上市申请获受理,用于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。截止发稿,国内暂未获批上市。
医保报销:未纳入医保
老挝、孟加拉、印度版厄达替尼上市了吗?
老挝大熊制药-厄达替尼-BIGBEAR pharma-Erdafitinib-ERDADX
老挝国立第二制药厂-厄达替尼-PHARMA 2-Erdafitinib-PHOERDA 4
老挝东盟制药-厄达替尼-TLPH-Erdafitinib-Erdaini
老挝东盟制药-厄达替尼
孟加拉耀品国际-厄达替尼-DIL-Erdafitinib-Erdanib
国内哪里能买到厄达替尼?老挝怎么买厄达替尼?厄达替尼价格多少钱一盒?扫码咨询客服
2、佩米替尼(达伯坦)
作为全球首款获批的胆管癌靶向药,信达生物的佩米替尼是一款选择性口服FGFR1-3抑制剂,靶向FGFR1、2和3,于2020年4月率先获得FDA批准,治疗先前已接受过治疗、存在FGFR2融合或重排、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患者。也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FGFR抑制剂。
治疗效果:
在FGFR2融合胆管癌患者中,佩米替尼获得了36%的客观缓解率和7.49个月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,并于2020年4月和2022年4月先后在美国和中国获批用于FGFR2基因融合胆管癌的治疗。
在2023 AACR上公布了一项针对佩米替尼在FGFR突变/融合的多种不可切除、晚期/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作用的FIGHT-207研究:旨在评估佩米替尼(Pemigatinib)在先前接受过治疗的、具有激活FGFR1-FGFR3改变的实体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。
患者被分配到三个队列:
队列A(FGFR1-3融合/重排);
队列B(FGFR1-3激活非激酶结构域突变);
队列C(FGFR1-3激酶结构域突变和未知意义的改变)。
研究结果:
队列A、B和C的ORR分别为26.5%、9.4%和3.8%。
队列A、B和C的疾病控制率(DCR)分别为65.3%、56.3%和34.6%。
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PFS)在队列A和B中分别为4.5个月和3.7个月,中位缓解持续时间(DOR)分别为7.8个月和6.9个月,中位总生存期(OS)分别为17.5个月和11.4个月。
安全性:
佩米替尼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高磷血症(84%)和口腔炎(53%)。
高磷血症(83.3%,≥3级TEAE发生率为0.9%),其次为口腔炎(53.2%,≥3级TEAE发生率为9.0%)、脱发(40.5%,≥3级TEAE发生率为0.9%)、腹泻(38.7%,≥3级TEAE发生率为0.9%)和便秘(33.3%,≥3级TEAE发生率为0.9%)。
中国上市:2022年3月佩米替尼片(达伯坦)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(NMPA)批准上市
医保报销:未纳入医保
老挝大熊制药-佩米替尼-BIGBEAR Pharma-Pemigatinib-PEMIDX
老挝东盟制药-佩米替尼-TLPH-Pemigatinib-Pemitini
老挝、孟加拉、印度佩米替尼上市价格:扫码咨询客服
3、英菲格拉替尼(Truseltiq)
英菲格拉替尼是一款具有ATP竞争性的FGFR1-3选择性口服TKI。于2021年6月1日获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先前接受过治疗、不可切除的携带FGFR2融合或重排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(CCA)患者。
2023年,英菲格拉替尼再添新适应症,CDE官网将其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,拟定适应症为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系统性治疗的、伴有FGFR2基因扩增的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。
治疗效果:
根据搜索结果,以下是Truseltiq(infigratinib)临床研究的关键数据:Truseltiq的FDA批准基于一项多中心、开放标签、单臂的2期临床试验(NCT02150967)。该研究纳入了108名先前接受过治疗的、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(CCA)患者,这些患者具有FGFR2融合或重排。
患者接受125mg的infigratinib每日一次,连续21天,随后停药7天,每28天一个治疗周期,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。
主要疗效结果:
客观反应率(ORR)为23%,包括1%的完全反应和22%的部分反应。
中位反应持续时间(DOR)为5个月。
不良反应:
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增加的肌酐和磷酸盐、减少的磷酸盐、指甲毒性、口腔炎、增加的碱性磷酸酶和减少的血红蛋白。
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增加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、干眼、疲劳、增加的脂肪酶、减少的淋巴细胞、增加的钙、减少的钠、脱发、增加的甘油三酯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、减少的血小板、增加的尿酸、掌跖红痛综合征、关节痛和味觉异常。
中国上市:截止发稿日,英菲格拉替尼尚未获批上市
医保报销:未纳入医保报销
老挝、印度、孟加拉版英菲格拉替尼:扫码咨询客服
4、福巴替尼(Lytgobi)
不同于前几款竞争性抑制剂,福巴替尼是一款共价结合的更稳固的、不可逆的抑制剂。作为一种高选择性、不可逆的口服FGFR抑制剂,福巴替尼对FGFR1-4均有抑制作用,它可以与FGFR激酶结构域P环中的保守半胱氨酸共价且不可逆结合,这也意味着与其他FGFR相比,福巴替尼会出现更少的耐药问题。
2022年10月8日,美国FDA加速批准福巴替尼上市,用于治疗携带FGFR2基因融合或其它重排的不可切除、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肝内胆管癌(iCCA)经治成人患者。
治疗效果:
福巴替尼(TAS-120)治疗FGFR2融合或重排的胆管癌/ICC的II期试验FOENIX-CCA2的阳性结果:FOENIX-CCA2是一项多国、开放标签、单组、2期研究,旨在评估futibatinib(TAS-120)在FGFR2融合阳性或重排阳性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内胆管癌(iCCA)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,这些患者在接受一种或多种先前系统治疗(不包括FGFR抑制剂)后疾病进展 。研究共纳入103名患者,他们每天口服20mg futibatinib,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 。
疗效结果:
在103名患者中,42%(43/103)的患者有反应,中位反应持续时间(DOR)为9.7个月 。
最终分析显示,确认的ORR为41.7%(43/103),疾病控制率(DCR)为82.5%,中位DOR为9.5个月,74%的反应持续时间≥6个月 。
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PFS)为8.9个月,12个月PFS率为35.4%,成熟中位总生存期(OS)为20.0个月,12个月OS率为73.1% 。
安全性: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(TRAEs)包括高磷酸血症(85%)、脱发(33%)、口干(30%)、腹泻(28%)、皮肤干燥(27%)和疲劳(25%) 。TRAEs导致4名患者(4%)停止治疗,没有治疗相关死亡发生。
中国上市:尚未获批
医保报销:未纳入医保报销
老挝、印度、孟加拉版福巴替尼上市了吗:暂未查询到获批上市
日本版 福巴替尼
研发中的FGFR抑制剂
1
古那替尼(ICP-192)
古那替尼是第二代pan-FGFR抑制剂,由诺诚建华自主研发,2021年6月18日,FDA授予gunagratinib孤儿药称号,用于接受过最少1种一线全身性化疗方案,且存在FGFR2异位或融合突变的胆管癌患者。
2023年ASCO-GI上公布了古那替尼治疗CCA的一项IIA期剂量扩展研究的最新临床数据,截至2022年9月5日,在入组的全部18名患者中,该药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,与已获批的FGFR抑制剂相比,古那替尼在此类患者中显示出较高的应答率,在完成至少一次肿瘤评估的17位胆管癌患者中,总缓解率(ORR)为52.9%,疾病控制率(DCR)为94.1%,mPFS为6.93个月。
2
罗加替尼(Rogaratinib)
罗加替尼(Rogaratinib) 是一种抑制 FGFR1、FGFR2、FGFR3 和 FGFR4 的药物。该药未能改善 FGFR 高表达的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生存期。
在 II/III 期临床试验 FORT-1 中,87 名 FGFR1/3 mRNA 阳性的尿路上皮癌患者接受了该药治疗,88 名患者接受了化疗。接受罗加替尼和化疗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 20.7% 和 19.3%。同样,接受罗加替尼和化疗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 8.3 个月和 9.8 个月。
在 1b 期临床试验 FORT-2 中,37 名 FGFR1/3 mRNA 阳性的尿路上皮癌患者接受了罗加替尼和阿特珠单抗的联合治疗 。43% 的患者出现客观缓解。此外,这些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 6.1 个月。
3
希美替尼
盐酸希美替尼片是由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发的、新型靶向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(FGFR)、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(VEGFR2, KDR)、集落刺因子1受体(CSF-1R)的小分子抑制剂;用于食管鳞癌、胃癌、胆管癌的治疗。
4贝玛妥珠单抗和SC0011
这两种药物都被开发用于胃或胃食管交界癌的治疗,其中贝玛妥珠单抗较为特殊,是全球首个靶向FGFR2b的单克隆抗体,通过阻断FGFR2信号和ADCC作用杀伤肿瘤。
在II期临床试验中,贝玛妥珠单抗与mFOLFOX6化疗联合,在155名FGFR2b阳性胃或胃食管交界癌患者中取得了9.5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。
5
RLY-4008
RLY-4008是一个AI设计的胆管癌FGFR靶向药。相比对FGFR1/2/3都有抑制作用的佩米替尼,它专一于胆管癌中最常见的FGFR2突变,是一个高选择性的强效FGFR2抑制剂。
在去年ESMO大会上公布的数据中,RLY-4008治疗FGFR2阳性胆管癌患者,整体客观缓解率达到了63.2%,70mg/天剂量组更是达到88.2%,还有一名患者几乎完全缓解,进行了根治性手术。
6
HMPL-453
HMPL-453是一个FGFR1/2/3抑制剂,被开发用于胆管癌的治疗。
II期临床试验中,22名接受治疗的FGFR2融合或重排肝内胆管癌患者,有7人部分缓解,12人病情稳定,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1.8%和86.4%。
7
AZD4547
AZD4547是一个FGFR1/2/3抑制剂,被开发用于尿路上皮癌、鳞状细胞癌等的治疗。
8
HS236、ABSK-011和SY-4798
这三种药物都是FGFR4的选择性抑制剂,主要被开发用于肝癌及其他实体瘤。在肝癌中,FGFR4与其配体FGF19结合后,可以激活GSK3β/β-catenin信号通路,促进肝癌细胞的上皮-间充质转化,增强其增殖、侵袭和迁移能力。